|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2-7-21 05:48 编辑
关林怀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景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每一次吟这首荡气回肠的诗篇时,三国风云便会在我的胸中涌起,我总会想起一个人,:关羽。
从小便对关羽充满了敬意。关羽,让千千万万人敬重,为什么呢?而今,当我站立在关林庙前的时候,我突然释然了。
忠、义、仁、勇,在关林庙门的八字墙墙上我看到了答案。他驰骋沙场的形象妇孺皆知。 作为关羽葬道之地之所,关林倍受世人的尊崇。
说起关林,它不是一座简单的关庙,它是全国惟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所在。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占地180亩,现存明清殿宇150余间。
全国关庙数不胜数,仅台湾便有四百多座!在无数关庙中独得称“林”何也?然而 “关林”有着领袖地位。关林是中国的三大关庙之首,(山西解洲、湖北当阳、河南洛阳)。关公之首葬于此。素有“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之说。
关林大门为三门道五开间硬山式建筑。走近它的时候,镶嵌在大门上的81颗金钉闪耀眼前。在古代,仪门上的铜钉数目是有等级森严。皇帝为九五之尊,仪门可用九排铜钉,其次是王侯将相,可用七排,余者依次递减,由此可知,关羽地位非同一般。
抬头望去:远见神笔的洛阳书法家王铎所书的“关林”二字。笔力刚劲有力,神韵透于匾外!叹为观止。
穿过仪门,进入关林,仪门左侧镌刻着一幅《竹叶图》:“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这二十个字镶嵌于竹叶之间,构思极其巧妙。这是关羽赠别曹操的礼物,此画远看是竹,近观是字。真是神奇未测!
此字我在西方安碑林也曾见到,到底是真是假,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关羽的儒雅之风由此可见!右侧有岳飞的真迹,刻着横刀跃马的关公。穿过一条长长的石狮通道,直到大殿。这些生动可爱的石狮,想必与卢沟桥上的石狮见证了岁月变迁。殿前的供桌上摆满供品,寄托着人们崇敬之情。进入大门即是仪门,为关林的第二道门,为明代所建,仪门上“威扬六合”匾额清慈禧太后御笔,端庄厚重,弥足珍贵;
月台之上,前为开敞的拜殿,后为宏阔的大殿,两者相连,浑然一体,巍峨壮观。拜殿下高挂:乾隆皇帝亲自书写的“ “声灵于铄”四个大字,寓意关公声名象音乐一样传扬!”西端放置着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所用的“青龙偃月刀”,此刀高3.5米,很是神气,每每吸引着人们前来一试身手,想象当年关公的英姿!走到大殿便见:关羽一身戎装,枣红色的脸,二尺长的髯须,丹凤眼,卧蚕眉,堂堂正正,甚是威武。左右两侧黑脸周仓和儒雅关平。走上神坛上的关帝爷,已是集“仁义礼智勇”于一身,为人师表,千秋楷模!再向前走,让人心情不觉沉重起来!
离开大殿前行,是两座石坊。前面一座正额提“汉寿亭侯墓”,两坊柱各面分别题刻不同时期对联九副,篆、隶、楷、行、草五体皆备,对关羽忠义仁勇品行赞美之辞,反映出关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正坊柱正面有联一对,左右分云:“盖世英雄皈圣域,终天仇恨绕神丘”。再看左右,偏坊也有坊额,分曰:“义参天地”、“道衍春秋”!古朴悠长,令人深思。
在碑亭后面有一高大丰隆、青草茂密的土丘,这就是关冢了!门两侧行书对联一幅“神游上宛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深切地表达了对关羽的怀念之情。我绕关冢一周,冢上及四周古柏遮天蔽日,蓊郁苍翠,让关林更显庄严肃穆。走出关林大门,我再一次回头观望,大门两边的八字墙上篆书“忠义仁勇”四个大字,它蕴涵着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这就是大气浩然的华夏魂,正是民族的精神的最好体现?
“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这便是关公的崇高形象,我仿佛看到:三国争雄之际,关羽这员虎将,脚跨千里追风赤免马,手提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投奔兄长刘奋,可谓“仁:”义结桃园,齐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民,可谓义!秉笔观书达旦,礼待二嫂,(刘奋二夫人)收周仓,廖化可谓礼水淹孟德六军,斩宠德,擒于禁,兵锋直逼许昌可谓智,横马跃马,万军阵中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可谓勇。霸气凛然,义薄云天!但云长这位常胜将军,因持才傲物,未免滋生一股骄气,直持手中这把大刀便可扫平天下,当孙权派遣使者为子求婚,在联吴抗曹的大背景下,关公竟说“虎女焉配犬子”,从而埋下了吴蜀反目的祸根,在与曹操襄樊决战存亡生死之际,冷不防被孙权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今当阳县)。荆州失守,退至麦城,“玉可碎而不能改其白,竹可焚而不能改其节”,关羽怒斥了劝降的诸葛瑾后想抽身逃跑,却中了埋伏,一场血战后终于被俘, 被俘后不屈被杀!终因骄傲付出血的代价。但关公的形象是却依然那样崇高。
想起今天全球,有如众多的关帝庙,首先要感谢一位历史老人——曹操。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十五年春,(操)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当时曹操在洛阳,已有66岁,且正在大病之中,接到孙权派人从当阳送来的关公首级,一下就看破了东吴“嫁祸于人”之计。重情爱才的曹操,当以王侯之礼,在洛阳城南厚葬了关羽。。厚葬关羽,是曹操在世时做的最后一件大好事。试想,如果当年曹操不厚葬关羽首级,恐怕孙权也许不会以王侯之礼在当阳安葬关羽身躯,甚至也许不会有如今遍布全球的关庙。
我被历史感动了!
关公传奇的一生,给后人留下的是血的教训,骄傲是失败之源,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任何人物,皆宜直面现实,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征询别人的看法。前事不忘后事之事,不能光讲过五关斩六将,也要想想:走麦城!但白壁微瑕,难损关公崇高气节。他那种义江云天的精神。永为人们推崇
那种财赂不能动其心,官爵能移其志,其浩然正气永为人们敬仰, 千百年来,关羽被视为忠义的化身和道德的榜样,。生前叱咤风云,死后屡获追封,历史上有几位英雄人物能之比肩!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惟公号帝君。关羽一生“披肝沥胆”,“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是历代帝王亟需的精神财富,所以在死后的一千多年里,评价越来越高,待遇越来越厚!
“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已,庙祀无垠”。集忠、义、信、智、仁、勇于一身,儒教奉为五文昌之一,,道教奉为“协天大帝”、。佛教界奉其 “伽蓝菩萨”。他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尊为“关公”。,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千百年来,关羽的“忠、义、仁、勇”精神一直被中华民族所推崇,成为炎黄子孙共识的道德准则。凡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关公信仰的存在。它对华人思想意识、信仰习俗产生巨大的影响。关羽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谱写了一曲"忠义仁勇"壮歌,,关羽被封为武圣, 以至天下:。“午夜何人能秉烛,九州无处不焚香”,关公作为历史人物成为忠义化身、。关公之魂早己深入国人之魄,成为民族之魂 。关羽为在海内外所共仰!,关羽的忠、义、仁、勇必将继续感化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其崇高形象永活在我们心中。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谁识桃园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
2012年7月20日星期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