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273|回复: 44

话说河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2-7-18 18:28 编辑

话说河南
去河南多次,往事如梦,皆已烟飞云散,惟记忆犹新的一次是:
少年之际洛阳遇“同道”于旅馆。两下争议:人生得失!靠机遇还是靠奋斗?对方为河南“一拖”之业务员,信奉人生希望在于“机遇”。我血气方刚寄希望于“勤奋”。他以“客观”为主,我认“主观”为上,他年大,我年小,他有风度,我有勇气。争议自然无结果,明朝却是;各奔东西!
十多年过去了:朋友之语调,自信与风度,犹自历历在目,.如今:时过境迁!俺之观点也为之转变。
数过郑州流连于二七广场,痴迷于省博物馆,无数次在郑州中转换车,多次在“百泉”参加全国药品会议。业务经销于开封,商丘!到刘少奇蒙难之医院,上相国寺古塔,登安阳之古城。在那里交过许多朋友,留下过许多笑声,留下过众多足迹。留下无数友谊。往事如烟,人生如梦!怎能不感慨激怀,故而叙文以记之。
也来谈谈我眼中的河南!
河南因处黄河之南。故名河南。过去的穷中原,变成了了宝葫芦。口袋里有了钱。人口9200多万!GDP总量列全国第五位!
黄河流经河南七百公里,历史上河南人不仅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还要看女真人,蒙古,满族人的脸色行事。现在交通四通八达,矿产丰富。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而且卖点很多,少林,蒿山,龙门石窟、殷墟!皆是日出斗金之地。如果把中华民族比作一棵树:那么河南人不是枝叶,也不是是树干,而是根系。突然想起多年前一次聚会:一位作家笑问河南朋友“说说河南人有什么特征”?朋友想了想说“河南人就是咱中国人的妈”
众人轰的一下笑起来:但马上静下来。人们在停顿之中默认了。后来有人想到再问:“那么爹在哪里”?朋友说:“爹在山西!
中国七大古都中,河南据其三:殷商安阳、九朝洛阳、七朝开封。” 自夏而金的4000年间,200多位帝王建都于此,长达3200余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2-7-1 22:12 编辑

在河南流传着一个笑话:
说河南人没思想,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都笑了
说河南人不会做生意:范蠡笑了
说河南人没口才:苏秦笑了
说河南人没文化,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笑了
说河南人不懂艺术,吴道子笑了
说河南人不懂医,张仲景笑了
说河南人不会武功,少林和尚笑了
说河南人不爱运动,邓亚萍,刘国梁,孙甜甜都笑了,
说河南人不会打仗,刘秀、岳飞都笑了
说河南人只看脚下,张衡笑了
说河南人不刚烈,杨靖宇笑了
说河南人不出美女,林青霞,赵雅芝笑了
说河南小伙不帅?潘安笑了,
说河南女人懦弱,花木兰笑了
说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崔崎笑了,
说河南人近代文人骚客不多?姚雪垠,二月河笑了,
说河南人不懂C++?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发明人王永民笑了,
说河南不是华人发祥地,伏羲女娲笑了
伏羲女娲笑过,轩辕黄帝也笑了 说河南人就这么多伟人,河南人都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1_249:}{:1_249:}{:1_249:}{:1_249:}{: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没去过河南,不太了解,只知道少林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1_249:}{:1_249:}{:1_249:}{:1_254:}{:1_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现在的河南人,早已不是过去这片土地上的后裔。真正的河南人早已南迁至南方,或被杀尽,一次次灾荒让河南人流离失所。或被北来的胡人联婚而同化了。与古代的河南人没有一点关系。现在中国人都讨厌河南人,其实是讨厌那些至今仍没有开化的胡人而已。说到底,中国北方几乎都不是正宗的汉人了,甚至整个中国大地除去客家人,真正的汉人也几乎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河南人很直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2-7-18 18:35 编辑

鹿邑老子
一直认为:老子是离我们很远的神仙。后来看了《史记》,才知道:“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道家鼻祖:主张无为而治。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道德经》。上下共五千字。孔子曾向他问礼后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今见老子,其犹龙乎!” 鹿邑人说,老子辞官后回到家乡鹿邑,在这里聚徒传道。
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鹿邑老子故里的,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女皇武则天、宋真宗赵恒,以及文学大家苏东坡、欧阳修等都曾来拜庙祭祀。现太清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古多有称子的人,如孔子、孟子、庄子、列子、墨子、老子等,他们都是在思想家,学问家。但子字的前面都是自己的姓,唯独老子的老不是姓,那么老子姓什么,为什么叫老子呢?
相传鹿邑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下。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名:“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这就是老子与众不同之处。
再说:老子长寿,司马迁说他活了160 岁。并且老子学问渊博,连圣人孔子都向他请教,鹿邑县老君台有:“孔子问礼处”!鹿邑出了圣人,龙脉所归。故而宋真宗赞道::“一片绿波飞白鹭,半空紫气下青牛”!一派仙气环绕。所以神秘非凡。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农历5月初4,日本鬼子向鹿邑县“老君台”发射13发炮弹,全未打响,人们就传说老子的法术功力把炮弹的威力抵消了。事后人们在大殿东墙、偏殿后墙、粱架上、柏树叉上、神龛上找到了12发炮弹,只有一发没找到,成了一个谜。2003年大雨下塌了老君台,在清理坍塌砖土时,发现了一枚生锈未爆的炸弹,才解开多年谜底。
此后老君的传说更加神奇,当年发炮的日本炮手,还专程来此诚恳道歉!并讲述了曾经发生的一切。并在老君台”下,立下了一通日式“和平碑”,碑文为——“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然后,步履蹒跚地爬上“老君台”台顶,虔诚地跪在大殿里的老君像前,念念有词,拜了又拜。想不到老君的威力无边。诚不可思异也。
b151f8198618367a0a7777982e738bd4b21ce5fd.jpg
wKgBjE9Nn8Xete0hAAQhDXDGyDQ67_groupinfo_w6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2-7-18 18:37 编辑

话说庄子,认识道家。
如果把中国文化比做一座青山的话,道家思想就如潺潺之流水,将草木滋润得葱茏秀,再蒸为云气,缭绕盘旋。而庄子的出现开辟了新的天地。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把庄子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之代表,那么庄子便为道家的化身。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乐在其中!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看破的东西太多!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呢?
读了《南华经》深为庄子睿智所折服。这位一生只当过漆园吏的老头,活了八十四岁,足见其仙风道骨。楚威王邀请庄周为相,您想他是什么态度: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头也不回,对楚威王的使臣说:
“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死了三千年了,国王把它盛在竹盒里,用布巾包着,藏在庙堂之上。请问:这只龟,宁可死了留下一把骨头受人尊贵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
两位大夫回答:“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
庄子说:“那么,请便吧!我还是希望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图个逍遥自在。”这就是个性的庄子!世称“老庄”与老子并列。其思想光芒影响了中国文化。
无论在我适意的时候,还是在我失意的时候,庄子就“好象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庄子与蝴蝶
一次将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窗前的蝴蝶,在花下翩翩起舞。美好而自在,浑忘自己是庄周。一阵风吹来:庄子醒来,不知道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庄子便教于老子,老子指出:那庄生原是混沌初分时一个白蝴蝶。天:一生水,二:生木,木荣花茂。那白蝴蝶采百花之精,夺日月之秀,得了气候,长生不死,翅如车轮,后游于瑶池,偷采蟠桃花蕊,被王母娘娘位下守花的青鸾鸟啄死。其神不散,托生于世,成了庄周。庄子听后,如梦初醒,遂把人生得失看作行云流水,从此,放弃了为官之前程,开始周游访道。这就是庄子!淡泊名利隐于江湖。
恍惚之中,我也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悠游庄子的世界……检阅历史,太平之时,儒学思想往往抬头,以治理家国,指出人生目标之所在。有如米店天天要用。然而,动乱之时!而道家思想则应时而兴。所以道家是药店!用以治乱。而道家宗师,便是庄子。庄子都把物质生活降到最低的程度,而致力于提升精神生活。
psbCA8N1H4M.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2-7-18 18:38 编辑

“濠梁之辩”
庄子和朋友惠施(宋国相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的鱼说:“鱼儿在水里悠然自得,多么快乐啊。”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不知道鱼是不是快乐。”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
庄子与惠施之辩:在于不同的立场与境界:庄子偏于美学观赏,惠子着重知识论断。庄子具有艺术家的风貌,有着旷达的胸境。
这些富有哲理的对话,辩出了角度决定视界的道理。庄子用感性去感知世界!而惠子则以理性去分析世界,故而结果不一样。庄子是转换思维模式的高手,境由心生,我快乐自是鱼也快乐。
用感性去感知世界,眉眼盈盈处皆是一个诗话的世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而用理性去分析世界,那就是科学家的道路。
心灵互相感应共鸣,不用多语,可以心心相印。我们身旁都围着许多“相识”的人,其实我们何尝“看见”他们,他们又何尝“看见”我们呢?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日子总是快乐和烦恼迂回起伏中流淌,每个人都有快乐和不快乐的起伏,每一种流动都会冲走一些,同时带来一些,说再多:总是枉然。我们要以庄子超脱的心灵去旅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