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三次聘请风水先生“何可达”进行查审。何认为宏村的地理风水形势乃一卧牛,必须按照“牛型村落”进行规划和开发。 首先利用村中一天然泉水,扩掘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然后,在村西吉阳河上横筑一座石坝,用石块砌成有六十多厘米宽400余米长的水圳,引西流之水入村庄,南转东出,绕着一幢幢古老的楼舍,并贯穿“牛胃”,这就是“牛肠”。沿途建有踏石,供浣衣、灌园之用。“牛肠”两旁的民居里,大都有栽种着花木果树的庭院和砖石雕镂的漏窗矮墙,曲折通幽的水榭长廊,小巧玲珑的盆景假山。弯弯曲曲“牛肠”,穿庭入院,长年流水不腐。 宏村然后在村西虞山溪上架四座木桥,作为“牛脚”。从而形成“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 据说开挖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型,而当时的76世祖妻子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月形。最终,月塘成为“半个月亮爬上来”。 后来的风水先生认为,根据牛有两个胃才能“反刍”的说法,从风水学角度来看,月塘作为“内阳水”,还需与一“外阳水”相合,村庄才能真正发达。明朝万历年间,又将村南百亩良田开掘成南湖,作为另一个“牛胃”,历时130余年的宏村“牛形村落”设计与建造告成。 “牛形村落”科学的水系设计,为宏村解决了消防用水,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妨溪路连,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引而不发的羽箭”,南湖(牛胃)效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样式,整个湖面呈大“弓”形,“弓背”为两层湖堤,上层宽达4米;贯穿湖心的长堤如在弦上,一座拱桥如同羽族。 南湖湖面浮光倒影,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历史上南湖曾经有三次整修。 南湖四时景色不同,日夜风光各异。清人有诗“夹岸桃李花,浓英殊窈窕”“入夏菱荷香,镜面净为扫”“最是夜阑风浪静,楼台灯火半模糊”。
宏村的选址、布局,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专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 宏村的缠绕全村的水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由600年的历史。水系是按照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牛肠”在流入村中的“牛胃”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为“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后,流入河流。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一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