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36|回复: 12

黄山游历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江南明月 于 2011-10-1 22:40 编辑

黄山游历记
一:黄山中国名山排第二
黄山-天下之奇山,在我去过几十座名山中,讲人文景观泰山第一。讲自然风光;黄山无双。没有那座山岳风光能与之媲美!黄山之美,美在自然天成!黄山古时称黟山:相传轩辕黄帝率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此炼丹,得道升天,唐玄宗依此传说遂改黟山为黄山。
最权威的便是徐霞客:“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发挥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王气十足。
刘海粟十上黄山,最了解黄山:“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一代大师的胸襟跃然而出。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诉人们:“我见过欧洲好多名山,没有比黄山更美丽的了!”
刘海粟登黄山,“啸烟霞,抚琴泉,与奇峰对语,临古松长吟,拥抱黄山,山人合一,跳出云海,吞吐黄岳”。刘老称,“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刘老一生,有黄山为伴,足矣!
我曾多次去过皖南。不知多少次远望黄山。口吟李白之诗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来访黄山——梦中的情人

二;黄山之云雾
次日一早,天气转晴。远望黄山云雾飘忽不定,于半山间时起时散,时而露翠,铅华尽显,时而枕岫青白相间,黄山云雾魅力无比,我恨不得插翅飞上山顶。招手而来;租辆的士,随车盘旋直奔云谷寺,转乘缆车直上山头。
缆车随着云雾缓缓而上,两旁青山时而露出云间,时而淹没雾海,山下谷底被浓云淹没。走出缆车,遇岔道,一道上光明顶,一道去北海。听从北海过来的游人说,北海雾大,只见雾不见景,于是决定上光明顶。雾气转重,浓雾中只瓣得出近处的黄山松,在云雾中风姿卓绝。到光明顶时,游人甚多,雾气甚大,站在高处遥望,天地浑沌一片,白茫茫如在幻境之中。我想:黄山的美,美在气韵生动。黄山的奇,奇在虚无缥缈!
三;黄山飞来石
在光明顶的最高处,有一块巨石,人称“黄山飞来石”,导游介绍说:“这是飞来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重约为544吨”!便是电视剧《红楼梦》里的飞来石!明代游览者程玉衡惊叹此石之奇,:“有诗云:
策杖游兹峰,怕上最高处。
知尔是飞来,恐尔复飞去

故有“飞来石”之称!此石饱经风霜,屹立在光明之顶,状若仙桃,下临深渊,出没于迷雾之中。举手凭栏时有狂风呼啸挟雾而过,连石带人一起掩没,不敢久留。崖悬松绝随着雾气,时隐时现,身临其境,有遗世独立飘飘然的感觉,此华夏一绝!如古人所讲:
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揖随波漾”
下飞来石,至排云亭,是西海观景处,依然雾大,仅抓拍到仙人晒靴一景,远处一块云靴似的石块倒挂危崖之上。随后雾气再起,久久不散。我静坐石上,万念俱息,与世无争。心里是那样的宁静。呼吸是那样的均匀,仿佛如老僧打坐。在这天地混然一片之中,仿佛于宇宙而同化。忘却自我之存在。许多,才睁开眼。再来观赏眼前的美景。
四;梦笔生花石
 离开排云亭,过西海饭店,落宿北海宾馆边。时雾尚稀,夕阳未落,还能看清山景,于是把行李往床上一搁,略加休憩,朝东踏步而行。不久便到了梦笔生花,远见众异石奇峰中,一小石峰下粗上尖,有如笔尖,峰端一松秀出如花。其前方有一峰如掌,峰顶五指翘出,有似笔架,与梦笔生花遥相呼应,在夕阳的映照下,在奇松异石中,便是“梦笔生花”之妙境了,远望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 梦笔生花“东去不远是始信峰、石笋峰、观音峰,沿路多奇松,黑虎松、竖琴松、探海松等在雾中隐隐约约映入眼底,风姿卓绝!
五;登黄山光明顶登上光明顶,向远处眺望,哇!真漂亮的一幅“水彩画”这片光明之地,便是黄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
光明顶之得名;因有奇景呈现异。当年智空和尚,在光明顶修行了十五年,一日,老僧突然发现“日华”出现在天门,山顶大放光明,光明顶由此得名。这就是佛光呈现,吉祥如意。
坐在突起的岩石上,山风呼呼吹来,喝着热热的咖啡奶茶,悠然看着群山,静静的坐着,是一种享受。立足巅峰,环顾八方,心胸开朗。远观那莲花峰;宛如一朵盛开的巨莲,在云雾里若隐若现!这就是明代吴怅诗意:
一种青莲吐绛霞,亭亭玉立净无瑕。
遥看天际浮云卷,露出峰顶十丈花

遥看天都峰宛如仙山,纵声长啸之后,便能听见远处对歌以应。山南鳌鱼峰像一只巨大的鳌鱼,凝视着眼前的螺蛳峰,在鳌鱼的背上,还有一只伸长了脖子的金龟,沧海桑田千百年过去,它们就都化作了奇石异景。恰是黄昏赤霞浓烈,西方的天际被晚霞映得通红,出岫流云横渡,飞来峰石隐现,点缀于云海之中;亭台仿佛是天宫的琼楼玉宇,“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仿佛不在人间,而在天上!
六:黄山观日出
晚上居北海宾馆,次日黎明,随着观日人流涌出发\,静待日出。时间分分秒秒过去,天色越来越亮,山色越来明,终于,终于啊,太阳出来了!众人不约而同,齐声呼叫,惊叹不已,或是抓拍,时空好象停滞凝固了。只那小小的一丸,瞬间染亮了群山,这时空气似乎也变得格外新鲜,我的心就象日出一样容光焕发。万事贵在坚持,多坚持一会,就能达到目的,这是我此次观日后的感想。观日回来后,复到昨日观云处,云雾依旧,只是稍少了些,天都峰越发崔嵬,但却也少了些阿娜多姿,向迎客松挥挥手,说声再见,就下山朝天都峰跨步。天都峰是我此游印象最深的山峰了。
六;登天都峰
天都峰以险出名,因它是天上的都会,故称天都峰,!记得徐霞客在游记中有一段记录:
站在山顶,脚趾都露出二分在悬崖外边。和尚担心,用手拉住我。我笑着说:“掉下去也不要紧。”和尚问道:“为什么?”我说:“溪谷没有底,那么人掉下去也就没有底,飘飘荡荡谁知道飘到哪里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才能到,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找到活的办法。”和尚笑了起来。 ”想象徐霞客的旷达!黄山的奇特!跨步前行!
从山坳向上仰望,一条云梯直达天界,似乎在向游人说,“你敢上来吗?有人怯步不前,选择索道下山。我嘘了口气,一言不发,弓着背向天都进发。走到山嵴,风越发狂劲,雾越发浓厚,奇松随着山势,有曲有挺有纵有横,有大有小,姿态不一,无不平贴石上,犹如苔藓,。绕天桥,过鲫鱼背后,几乎是在直立的崖上攀爬。
登上一段陡峭的山崖,回头一望,心跳不已,底下的人咋会那么小呢,我不自觉地抓紧手上铁链,生怕掉下。仰看天空,俯看群山,感受到天地之大,生命之渺小。远方就是仙人指路,一石尖如手指,似乎在说,"天都就要到了,继续努力,"风光就在眼前。站在天都绝巅,风雾依旧,天地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不由得感慨:想起了古人的诗:
绝巅寒气聚,四顾众峰无。天地浑沌气,独留松两株。”
阅世犹如阅险峰,阴晴变幻影无踪,谁说登巅定观远,云雾茫茫天地空。
站在鲫鱼处,能看清玉屏峰,远处的莲花峰则在云雾缭绕中,稍露开复又被云雾遮掩。万峰俱下,独莲花天都两峰屹立相对,分庭抗礼。这里有句古诗称道: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用现它的话来讲:“不上天都峰,游山一场空
七:欣赏黄山磨崖石刻
登上鳌鱼峰,张着大嘴的美极了。鱼正想吃眼前的螺蛳,却永远吃不到; 崖壁一道铁链在鱼峰围着,以防止坠崖。鳌峰处处危险,有危险才有奇特风光。 “大块文章”便刻在鳌鱼峰的危壁上,引人注目。为邹鲁所题,吴玉刚所刻,邹鲁曾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书法力透纸背。喻黄山为“大块文章”十分贴切,这便是所谓:“文章为地面之山水,山水为地面之文章”。大块文章“大气磅礴,看得心旷神怡,如醉如痴。下行便见:鲫鱼背立马峰 (即青鸾峰)的绝壁上,刻有“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之字。导游说道 ““石刻:字径达6米,“平”字一竖竟长达9.4米,这是黄山最大的石刻,也是国内罕见的石刻。此题刻由国民党、陆军上将唐式遵1939年所书。
“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字一语双关。“立马”明指立马峰,暗喻横跃马,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登高望太平,太平县就在山下不远。我们过上太平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是多么梦想:“天下太平;“那么这十个字是怎么写的?唐式遵先在宣纸上书就,置于高处,将字用灯光字投射放在牛皮纸上描出,再请石工宣庆发等人凿刻于立马峰上。工友们以竹篾绑成缆绳,攀险至立马峰顶,把缆绳上端固定在大树和岩石上,下端垂至谷底。手抓缆绳沿峰顶攀援而下,在崖壁上固定好十个字的位置,凿出一行行可插钎驻足的洞眼,又在一根根钢钎上系好绳索,以绳索为径,木棍为续,绑成一排排软梯。在这下临绝壁、上渡乱云之间,终日以岩以纸,以钻为笔,冒着生命危险高空作业半年,才完成每字径达6米巨型石刻,为黄山增添了一处无比壮观的人文景观。”
看来这比天柱峰上,“擎天一柱”还要大啊。
发表于 2011-10-1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才子多希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黄山风光确实没得话说,我还想再去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庐山雅趣 发表于 2011-10-1 21:00
黄山风光确实没得话说,我还想再去一次。

那国庆就到黄山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上了黄山心胸便是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不要搞错了,这个黄山是皖南之黄山.
那个黄山是江西马当镇的黄山.名虽然同,但山却不一样.
这个黄山脚下流的是长江水,那个黄山却是干巴巴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和雅趣的文笔的好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一种青莲吐绛霞,亭亭玉立净无瑕。
遥看天际浮云卷,露出峰顶十丈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星辰依旧 发表于 2011-10-2 08:14
和雅趣的文笔的好像

我也这么觉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珠海
雄鹰展翅 发表于 2011-10-1 21:18
那国庆就到黄山去?

老师,不是原创吧,好像读书的时候看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