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980|回复: 3

彭泽自然环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拍摄者 于 2014-8-20 20:39 编辑

一、地层  境内地层出露基本齐全,以元古界地层为主。由老至新有:

中元古界地层 (距今18~8亿年)。县境内仅有双桥山上亚群出露,分布在东南一带。其岩性为青灰板石夹沉凝灰岩,粉砂岩,底部时有变余杂砾岩。

上元古界震古系地层 (距今8~5.7亿年),见于境内东部和南部。分为上、下两统:下统(硐门组、南沱组)为紫红色中粗粒凝灰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中夹含铜的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其上部为冰碛泥砾岩。上统(陡山沱组、灯影组)为杂色页岩,含锰结核页岩,中厚层条纹状硅质岩夹含炭粉砂质页岩。

寒武系地层 (距今5.7~5亿年),主要是于境内南部。分为上、中、下三统:下统(五音铺组、观音堂组)为黑色,风化后灰白色薄层页岩,底部为含磷结核含炭硅质页岩,普遍夹石煤层。上部为黄绿色夏岩;中统(杨柳岗组)为深灰色泥质条带灰岩;上统(乐观组)为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夹条带状生物碎屑灰岩。

奥陶系地层 (距今5.0~4.4亿年)零散出露在本县境内的东部和南部。分为上、中、下统:下统(仑山群)为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中统(汤山群)为紫红色泥质灰岩;上统(汤头群)为灰绿色瘤状灰岩。

志留系地层 (距今4.4~4.05亿年),出露在境内北部。分上、中、下三统:下统(梨树窝组、殿背组、清水组)为灰绿色细料长石石英砂岩、黄绿色砂质页岩;中统(夏家桥组、瀼溪组)为黄绿色页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上统(西坑组)为黄绿、紫红色薄至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

泥盆系地层 (距今4.05~3.50亿年)沿长江南岸出露。县境内仅有上统(五通群),为灰白、紫红色石英砂岩和石英砂砾岩。

石灰系地层 (距今3.50~2.85亿年)断续出露在沿长江一带。县境内仅有上组黄龙组和船山组。黄龙组为灰白色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和灰色至肉红厚层状灰岩;船山组为灰至肉红色厚层状灰岩,有的为生物碎屑灰岩。

二叠系地层 (距今2.85~2.30亿年),出露在沿长江一带。分上、下两统:下统(栖霞组、茅口组)为灰黑色含沥青质中厚层状灰岩夹燧石条带和含燧石结核灰岩,其底部常有“鸡窝状”薄煤层(梁山煤系);上统(龙潭组、长兴组)下部为薄层长石石英细砂岩,灰黑色炭质页岩夹透镜状薄煤层,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状含燧石灰岩。

第四系地层 (距今200万年~现代)。主要分布在境内中部和北部沿长江一带为亚粘土及砂砾层。

二、褶曲与断裂  境内地质构造单元,位于杨子准地台东南缘,二级构造单元属下杨子钱塘台坳的一部分。

褶曲  上南冲短轴背斜  位于县城北东5千米,岩层向四周倾斜,长轴呈北东方向,长3000米,宽800米。

岷山—猫鹰窠背斜  位于县境内北部,南西起自湖口县花尖山,向东经岷山至猫鹰窠,呈北东方向,长大于20千米,宽3~8千米。倾角为200~350。

天红—老屋饶向斜  为境内主要褶曲构造。位于南部、轴向北东,西端入湖口县境内,东端至神仙洞一带。长大于25千米,宽5~6千米,倾角一般为250~400。著名的龙宫洞风景区就位于该向斜北翼寒武东中组(杨柳岗位)泥质条带灰岩内。

断裂  县境内有近东西向、北东向、西北向和近南北向等不同方面断裂,其中尤以北东向最为发育。

浩山断裂  位于县境内东部边缘,西南起自道士岭,经浩山乡、海形乡,东北至老屋里,并延入安徽省境内。断裂呈北东450方向,全长大于25千米,倾向南东、倾角500~600。

东升断裂  位于境内东南部,通过郭桥矿区,呈北东300方向延展,全长30千米。

乐观断裂  位于县境内南部,呈北东250方向延展,全长37千米。为本县最长的断裂,明显切穿不同时代地层岩石。

黄土岭断裂  位于境内中部,呈北东200方向延展,全长大于20千米。

三、岩浆岩  县境内岩浆活动不太强烈,地表未见岩体,一般呈小岩浆出露,多集中在东升东北4千米一带和浩山乡至和团地段。据不完全统计有13个种类,共计144岩脉。其中酸性岩脉120条,中性岩脉11条,基性岩脉13条。

酸性岩脉

石英斑岩脉  计49条,多分布在东升东北侧。脉宽一般5~10米,延长15~20米。岩性特征为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基质为花岗结构,斑晶含量5-15%,由石英,长石,黑云母组成。

花岗斑岩脉  计54条,多分布在浩山乡至和团段。脉宽一般8~15米,延长30~50米,个别宽达60~80米,延长1000余米。

二长斑岩脉  计5条,分布在黄荆桥桃村。出露宽1.5~2米。

霏细斑岩脉  计5条,见于浩山廖家畈,脉宽1~3米,长3~5米。

硅化岩脉  计7条,位于建楼阳,乱石湾、冯家、中塘一带。脉宽10~25米,延长1000~4000米。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具有中粗粒砂状结构、块状构造。

中性岩脉

石项闪长斑岩脉  计6条,位于枫坡岭、吴家、大桃园、连鱼湾、储家、木林坑、黄荆桥,脉宽2~3米,延长8~10米。

石英闪长脉  计2条,位于岷山。脉宽3~5米,延长不清。

花岗闪长斑岩脉  计3条,分布在岷山茶山场一带。

基性岩脉

辉石闪长岩脉  1条,位于冯家。脉宽160米,延长1000~1500米。

云斜煌斑岩脉  计7条。位于石咀头,毛棚店、曹家一带。脉宽3~5米,长5~10米。

煌绿岩脉  1条,见于雷家垄。脉宽1米,延长不清,其质具煌绿结构。

辉长岩脉  计3条,分布在海形,八方周、桃园。脉宽5~10米,延长80~100米,具辉长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为斜长石45~50%,辉石25~30%,石英10~15%。

辉绿玢岩脉  1条,位于桃村。具辉绿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辉石、斜长石。



第二节  地貌



县境内地貌形态,深受地质构造、岩性、气候、江河溪流等内外营力作用的控制和影响,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东南高,西北低,主要由山区和平原岗地所组成。东南部为一长形中低山区,中部是低山丘陵岗地,北部沿长江一带为冲积平原,山区占陆地面积的58.4%,丘陵占36.1%,平原占5.5%。根据地表调查资料,将其地貌景观,按形态和成因,可分为三种地貌类型。

中低山丘陵区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占全县面积的一半以上。其特征是,山坡较陡,切割较厉害,形成许多“ V”字形冲沟及溪流。植被发育、残坡积层薄,特别是天红、乐观两地的岩溶地貌区,有利于降水的补给和地下径流。著名的龙宫洞就位于天红岩溶区的中部。

残丘垄岗  分布在黄花、黄岭、湖西及江边一带。地形高低起伏,一般标高在50~60米左右,其中少数不连续的孤丘,标高可达200余米。

江岸及湖滨平原  主要是冲淤积作用形成的小片平原,分布在长江岸边和湖泊周围,如芙蓉、马当、棉船等地,地势平坦,一般标高15~25米左右,由砂质粘土和砂砾石组成,是地表水系的汇集之地。



第三节  气候



气候特征

彭泽地处中亚热带的过渡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较足,霜期较短,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

季节  季节转换、气候有变化,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春季(3~5月)  前期低温阴雨,仍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寒气较重。后春,夏季风力大增,与较强的北方冷空气交锋,造成连绵阴雨,有“春雨连绵”、“春无三日晴”之说,但气温逐渐升高。

夏季(6~8月)  初夏,风向处于过渡性季节,冷暖空气时相激荡,天气反复无常。这个时期为梅雨季节,汛期到来,暴雨集中,极易发生洪涝,若遇长江水位超高,容易造成外洪内涝,山洪暴发,江堤缺口,山体滑坡。1998年是彭泽有记录以来特多降水年份。长江水位达百年未遇的高位。每年进入盛夏,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常刮偏南风,天气多晴,温度增高,日照强烈,时有伏旱出现。

秋季(9~11月) 处暑过后,夏季风减弱,气温仍高,俗称“秋老虎”,白天虽热,入夜转凉,秋意渐浓。九月中旬是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北方冷空气南下入侵,使气温下降,往往会导致寒露风。后期,气候稳定度大,又容易形成云雨,气温适中,秋高气爽,出现“小阳春”天气,但为时不长,即转入冬季。

冬季(12~2月) 受北方冷空气影响,猛刮偏北大风,气温低,雨水少,湿度小。当冷空气南下时,常伴有8级左右偏北大风,雨雪冰冻,气温显著下降。有谣谚:“一九、二九,霜风刺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又说:“大寒小寒,滴水成团”。1月中旬至2月中旬,是本县全年最冷时节,大雪、冻雨多发生在这个时期。

日照  日照时数的变化是夏长冬短,全年日照为1928.5小时,日照为46%。大于100C期间的日照为1513.4小时,占全年日照时的74%,二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96.9小时,日照为36%,7~8两个月日照时数最多,分别为241.7小时和252.9小时,日照为61%和64%,平均每天有日照7.8小时。太阳辐射的年总量为112.54千卡/厘米2,年生理辐射总量平均值为56.3千卡/厘米2,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气温  1971~2000年平均气温在16.60C左右,受地形影响,山区和团、瀼溪、东升、浩山、海形、杨梓、乐观、天红为150C左右,定山、太平、黄岭、黄花、泉山为160C左右,滨湖地区的芙蓉、棉船、马当、红光部分地区14.50C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00C,出现在1961年7月3日。极端最低气温-18.90C,出现在1969年2月6日。地面最高极端温度68.70C,出现在1978年8月8日。极端最低地温-24.60C,出现在1969年2月6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00C初日,一般出现在3月1日,而海形、杨梓等地出现在3月3日,海拔在576米的雷峰尖,一般在3月12日。大于10.00C的初日一般出现在3月26日,浩山、海形出现在3月31日,雷峰尖为4月7日。小于10.00C结束期县城为11月20日,海形11月11日,浩山11月8日。县城喜温作物生长期有240天,海形、浩山分别比县城少14~17天左右,为223天~226天。大于15.00C的开始期,县城为4月18日,海形、浩山为4月23日,晚5天左右,结束期县城为10月25日,海形、浩山为10月19日,要早6天左右。本县初霜最早出现是1966年10月6日,最迟是1981年12月26日,最早终霜是1978年2月12日,最晚终霜是1967年4月5日。无霜期最短为214天,出现在1962~1963年,无霜期最长为297天,出现在1979~1980年。

1971~2000年气温平均值一览(0C)
表:1—3—1
月份123456789101112
要素
月平均3.95.410.116.521.625.328.728.323.518.111.96
温 度
月平均8.210.914.520.925.329.533.232.728.12316.810.8
最高气温
月平均0.11.86.712.617.722.225.524.820.313.67.52.2
最低气温



降水  水资源很广,有大气降水、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但大气降水是最基本的水资源。降水量因地形地貌分布不均,全县1971~2000年3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500mm之间,县城年平均降水量为1421.1mm,海形为1500mm,黄岭为1172.1mm。由于天气系统强弱不同以及季风转换迟早各异,因此,年际降水量相差较大,最多的年降水量为2298.4mm,出现在1999年,最少的年降水量为898.2mm,出现在1963年,且雨量随季节分布不均,第二季度雨量集中,为汛期,占年降水量44.2%,第一季度降水量占年降水量20.4%,第三季度降水量占年降水量23.5%,第四季度降水量占年降水量11.9%。本县平均相对湿度为81%,相对湿度最大为83%,出现在1970年和1975年,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小为74%,出现在1986年,相对湿度极端最小为9%,出现在1986年3月5日。1956~2000年的平均蒸发量为1575.4mm,蒸发量最大是1956年为1809.8mm,蒸发量最小的为1338.0mm,出现在1998年。

1971~2000年月平均雨量一览(毫米)
表:1—3—2
月份123456789101112
 
要素
各月平均雨量46.789.8129187.3177.1236.216.3.685.999.996.268.141.4


附:—小时最大降水量108.8毫米,出现在1996年7月10日23时56分;

一日最大降水量205.3毫米,出现在1996年7月10日;

一月最大降水量781.6毫米,出现在1996年6月;

一年最大降水量2298.4毫米,出现在1999年。

风向  彭泽的风,具有东亚季风的特色,基本有三种类型,冬季多为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平均风速4米/秒,偏北风和东南风极大风速大于30米/秒。40%的大风出现在3、4两个月。春末夏初是南北风交换季节,常常有雷雨大风。历史上风灾最严重的发生于1964年和1977年。

气候区划

根据县内不同类型地貌的气候特征,全县可分为三个气候区。

江湖平原温暖多雨区  位于县境北部,包括棉船、马当、泉山、龙城镇、芙蓉、红光、芙蓉农场7乡镇(场),以及定山、和团两乡北部海拔10至30米的江湖平原区。

本区的年平均气温16.60C,无霜期255天左右,是全县最暖区域。降雨量充沛,年雨量达1300毫米以上,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28.5小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油菜、二季稻种植。

中南部丘陵温和雨适区  位于县境南部,包括黄花、黄岭、湖西、太泊湖、太平关、乐观、天红等7乡镇以及和团、瀼溪、东升、定山、杨梓、上十岭海拔20至80米的丘陵地区。

本区年平均气温15.50C,无霜期为251天左右,年降雨量为1100~130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为2043.6小时。本区热量条件较丰富,正常年水份也基本能满足双季稻和棉花的需求,第三季度降水不足,往往有伏秋旱发生。

东南部丘陵山区温凉多雨区  位于县境东南部海拨30至800米的丘陵山区,包括海形、浩山2乡和东升、上十岭、杨梓2乡镇1场的山区村以及武山山区和桃红山自然保护区。

本区热量较少,春暖较迟,秋寒较早,年平均气温为15.10C,35年无霜期平均为247天左右,年降雨量达1300~1550毫米,日照时数为1842.8~2043.6小时,光辐射强度偏弱。该区地势起伏较大,雨量高,湿度大,多云雾,适宜茶叶、松、杉、竹等林木生产。

灾害性天气

干旱  干旱是彭泽最常见的大范围的农业气候灾害,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1956~1980年25年中有22年发生干旱,其中轻旱6年,中旱8年,严重干旱8年。其中1958、1968、1978年,从伏到秋,滴雨未下。1978年6~12月有199天雨量仅为337.2mm,其中有80天滴雨未下,山塘、水库干涸,二晚无法栽插,受灾面积10700亩,灾民35000人。1988、1995年也出现了较重旱情,由于采用了人工降雨,都及时缓解了旱情。

洪涝  是由连续暴雨、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或江水倒灌,与渍涝汇合,排泄不及而造成的一种农业气候灾害。全县雨季(5~7月),日雨量大于100毫米,或连降暴雨,过程雨量大于150毫米,就会引起山洪暴发,内河泛滥成灾。新中国成立后内涝年有1954、1956、1967、1969、1970、1973、1974、1975、1979年,平均10年3遇。1954、1973、1980、1983年四年是解放以来至1985年36年间长江水位最高年。1986至2000年间,1996、1998、1999这三年又相继出现高水位,以1998年为最高,长江水位最高达21.60m。

冰雹大风  由冰雹大风造成的农业气候灾害,解放以来有记载的,1964年4月21日大风,瞬间风速20m/秒,太泊湖翻船二艘,死亡7人,吹倒房屋千余间,伤36人。1976年3月18日大风,瞬间风速大到22m/秒,1977年4月16日夜10时许,芙蓉、定山两乡受龙卷风侵袭约1小时,风力达十级,两乡被大风侵袭的自然村38个,吹倒房屋15栋,死7人,伤85人。1969年5月29日17时马当遭冰雹袭击,最大的4~5斤,棉花50%被打,屋瓦均碎。1970年6月31日18时,浩山、和团、东升、上十岭等地遭冰雹袭击约10分钟,最大的麻雀蛋大,受灾面积千余亩。1998年3月20~21日,县内部分地区降冰雹,直径为3mm左右。

春寒  早稻播种期间(3月中旬~4月中旬)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天气多变,冷空气入侵后,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造成烂种死苗,称之为“春寒”。本县春寒有春分寒和清明寒,对早稻育秧和棉花整地非常不利。

小满寒  5月中旬至6月上旬,遇上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20.00C的天气,这时间正值早稻分蘖,穗化和孕穗阶段,对其早快发有影响,因为这种天气多出现在小满前后,故群众称其为“小满寒”,其出现机率为50%。

寒露风  此时因北方冷空气入侵,使气温急剧下降,影响二晚抽穗,开花授粉。因这种灾害多发生在秋分至寒露之间,故称为寒露风。寒露风分轻型、重型。

轻型  入秋后,连续三天日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220C的低温天气,最早出现在9月9日,最晚出现在10月4日。

重型  连续三天日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200C或连续两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00C,其中有一天最低气温低于16. 0C的低温天气,最早出现在9月10日,最晚出现在10月12日。

物候

通常反映季节变化的物候,主要是动植物,境内则是农作物。

棉花  棉花一般四月下旬播种,现蕾期出现在6月中旬,开花期在7月上旬,开花出现在现蕾后20~25天,开花至吐絮期为45~50天,出现在8月下旬,全生育期170~180天。

水稻  水稻一般在3月末4月初为播种育秧期,适宜移栽日期山区为5月7日,丘陵平原地区为4月27~28日。早稻成熟期山区一般在7月下旬,丘陵平原地区在7月中旬,全生育期105天左右。晚稻播种期6月17日,成熟期10月19日,全生育期124天。推广薄膜育秧后,早稻的移栽期提前10天左右,相应地提前了二晚的栽插时间。

油菜  早、中熟品种适宜播种期应在10月中下旬,最迟不超过11月上旬,中熟移栽油菜的播种期应在9月下旬,早熟品种应在10月上旬,移栽以11月上、中旬为宜,最迟不超过“小雪”。油菜成熟期一般在“立夏”前后,全生育期约180天。

茶叶  一般在“谷雨”时开始采摘,俗称“谷雨尖”,“立夏”后仍可采摘夏茶。

花生  4月上旬播种,下旬出苗,5月下旬开花,6月上旬落针,9月上旬收获。全生育期约130天。

红薯  6月上旬开始栽播,8月份开始抽藤,10月中旬开始收获。

垂柳  3月中旬萌芽,下旬展叶,4月中旬开花,5月下旬枝叶扶疏。

桃树  3月初开花,6月上、中旬果实成熟。

虫鸟  蝉6月上旬始鸣,下旬后,天气闷热,鸣叫不休,8月中下旬绝鸣。蛇,3月上旬复苏,开始活动,12月下旬冬眠。青蛙,4月上旬是蝌蚪,下旬成蛙,5月上旬始鸣,8月下旬绝鸣。大雁12月末由北方飞来,次年2月中旬又飞回北方;布谷鸟5月上旬始鸣,7月上旬绝鸣;燕子3月上旬来县,10月中旬飞南方越冬。民谚有“蚂蚁挡路,赶紧盖屋”(指要下雨),“蜜蜂出窝,有雨不多”、“蛇出洞,有雨冲”等物候反映。



第四节  山脉河流



山脉  县境内群山属安徽黄山山脉向西南的余脉,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600米,主要山脉有五条。

大浩山山脉  位于境内东部与皖东至县交界处,山体呈北东—南西向,蜿蜒20千米以上,是境内地势最高,切割强烈地形复杂的中低山区。主峰大浩山海拔859.4米,为境内第一高峰。

武山山脉  位于境内西南端,彭泽、湖口、都昌三县交界处,东为群山连绵,西毗鄱阳湖畔、山体呈北东—南西走向,长5千米以上。武山主峰海拔675米。

桃红山山脉  位于县境中部,山体呈南北走向,蜿蜒长达20千米。东西两则为低丘和平川,北濒太泊湖,南连群山连绵的山地,海拔一般在300至500米之间。主峰猫鹰窠,海拔536.6米。

马当山山脉  位于县境东北端,紧临长江南岸分布,矶头穿入江中,悬崖绝壁,形势险要,山体呈北东—南西方向,绵延达10千米,山头标高一般为100至150米。

狗头山山脉  位于县城南郊,山体呈北东—南西方向,长15千米。狗头山主峰海拔283米。

百米以上山峰一览
表:1—3—3
山  名座  落海拔高度面  积主 要 植  被 
(米)(平方千米)
观 音 山龙城镇东北部1540.3柴草和松林 
西    山龙城镇西部1720.27柴草和松林 
南    山龙城镇南部1420.34柴草、松、杉 
崩    山马当镇西北部长江南岸1102  
黄    山马当镇西部长江南岸1351.2杉、松、茅草 
丝 茅 山和团乡西部113.47茶林、果木、茅草 
周 家 山和团乡南部3506灌木丛 
大 浩 山海形乡西北部859.415灌木丛、杂草 
泉 水 山泉山镇中部1101.5  
定    山定山镇北部160.51.2漆、松、杉等树 
南    山黄岭乡东北部2011.5灌木丛 
八 股 山黄岭乡东部3586灌木丛 
牛 头 山黄岭乡南部1000.5  
白 马 山黄岭乡东南部416.312  
棋 盘 山黄岭乡南部1802灌木丛 
大 竹 山湖西乡东部2481.5毛竹 
鸣    山湖西乡东部404.64.5灌木林 
黑 坞 山太平关乡东南部2001杂柴、茅草 
中 包 山太平关乡东南部2642茅草 
猪 婆 山太平关乡南部1070.4灌木林 
鼓 楼 山太平关乡南部2772.63300亩幼杉林 
灵 宝 山太平关乡南部4301.5荒山 
梭    山天红镇西北部383.52灌木林 
乌 洞 山天红镇东北部2311灌木林 
大    山天红镇中部209.32灌木林 
续上表 
山  名座  落海拔高度面  积主 要 植 被
(米)(平方千米)
石    山天红镇东部1240.15灌木、茅草
龙 头 山天红镇西部2402.5灌木丛
土 门 山天红镇西部1503 
洞    山天红镇东部1410.4竹、松林
菜    山天红镇宝山村境内3002灌木丛
梭 子 山天红镇中部1742松竹
李 家 山天红镇武山村境内2641杂木林
师 夫 山天红镇南部2000.5 
冯    山天红镇南部1340.1灌木丛
上 东 山天红镇西南部3911.3灌木丛
武    山天红镇西南部675 杉松
棺 材 山天红镇南部4573.5灌木丛
危 家 山天红镇南部2291.5灌木丛
红    山乐观乡西乡部307.42灌木丛、茅草
丁 家 山乐观乡西北部1700.5灌木丛
石    山乐观乡邻都村境内2371.5灌木、茅草
青    山乐观乡正中1740.75青柴
西 峰 山杨梓镇北部3712灌木丛
大 鸣 山杨梓镇西部3502灌木丛
刘 龙 山杨梓镇东部2901.5杂木林
小 鸣 山杨梓镇西部331.72杉木林
虎 形 山杨梓镇西部175.80.5杉木林
笔 架 山杨梓镇双峰村境内1991.5杂柴
猪 头 山杨梓镇东南部2241灌木丛
狮 子 山上十岭垦殖场西部3020.7灌木林
芦 峰 山上十岭垦殖场东部2436灌木林
沙 子 山上十岭垦殖场东南部3602灌木林
龙 王 山上十岭垦殖场南部3902.5灌木林
青    山县建材厂西部1200.5灌木林
老 虎 山黄乐林场中部221.64全被开垦种植为茶园、杉林
杨 家 岭和团乡和团村境内1404灌木丛
台     岭 和团乡东部2701乔灌木混合林
鹿 头 岭 和团乡南部644.110灌木丛
叶 家 岭和团乡南部4155茅草与灌木丛
戴 家 岭海形乡小山村境内5302茅草
牛栏冲岭海形乡小山村境内4303毛竹林
续上表
山  名座  落海拔高度面  积主 要 植 被
(米)(平方千米)
小 浩 岭海形乡北部537.63杂草、灌木
灰 窑 岭海形乡东北部5602灌木林
乌 沙 岭海形乡东北部3504.5灌木丛
桃 树 岭海形乡东北部3802.5松杉幼林
留 金 岭海形乡中部2301松杉林
盘 坑 岭海形乡中部2501灌木林
枫 树 岭海形乡西部4702.5松、枫、草地
桃 花 岭海形乡东部5405.5灌木林
梓 树 岭海形乡东南部619.66.5灌木林
石 峰 岭泉山镇西南部1642茅草
发 洪 岭瀼溪镇中部偏东170.41.5杂柴林
分 水 岭瀼溪镇南部1903杂木林
倒    岭浩山乡乔亭村境内3108松槠、灌木丛
中 秋 岭浩山乡岷山村境内4238松杉林
松    岭浩山乡新岭村境内172.42灌木丛
梅    岭浩山乡东部450.12灌木丛
火 焰 岭浩山乡西南部362.74杂木林
新    岭浩山乡东南部350 杂木林
岚    岭浩山乡南部2903灌木丛
刘 家 岭黄花镇东南部2502.5杂柴、松树、茶叶
山 石 岭东升镇东南部3952灌木丛
葛 山 岭黄岭乡南部2600.2灌木、茅草
和 尚 岭黄岭乡东南部1301.5松树
望 儿 岭黄岭乡西南部1004杂柴、茅草
早    岭湖西乡东南部2100.5灌木丛
牛    岭太平关乡南部446.11杂柴、茅草
白 沙 岭太平关乡南部3413 
梧 桐 岭天红镇西部3104 
梯 子 岭天红镇西部3202茅草、少量灌木丛
卸 衣 岭天红镇冯山村境内3900.5 
产 子 岭天红镇东南部340属彭泽1.5 
蕨 其 岭天红镇南部4502.5灌木丛
桔 梗 岭乐观乡东北部1311 
升 冠 岭乐观乡中部1500.5杂柴
黄 土 岭乐观乡中部3121.5杂柴
上 十 岭杨梓镇北部3902杂木、茅草
续上表
山  名座  落海拔高度面  积主 要 植 被
(米)(平方千米)
投 拜 岭杨梓镇西北部3401杉木、果木
斩 子 岭 杨梓镇西部120 杉木、杂柴
泥 冲 岭杨梓镇龙桥村境内160 松、杉、杂木
犁 头 岭上十岭垦殖场正北部1701灌木林
镜 子 岭上十岭垦殖场西部3300.5灌木林
娘 家 岭上十岭垦殖场西部354.20.5灌木林
野 猪 岭上十岭垦殖场北部1900.5灌木林
芦 峰 岭 上十岭垦殖场东南部270 杂柴、蒿草各半
小芦家岭上十岭垦殖场东南部4012.5灌林木、蒿草各半
娄 家 岭黄乐林场东南部1702幼杉林
鹰 山 尖和团乡东部153 灌木丛
西 峰 尖和团乡东部51910灌木丛
扫 竹 尖乐观乡西南部1000.3茅草、野竹
牛 铃 尖杨梓镇北部2672灌木
鲁 峰 尖杨梓镇东北部424.37杂木林
鸡 鸣 尖杨梓镇南部2732.5灌木林
雷 公 尖杨梓镇南部2501杂木林
蜜 蜂 尖上十岭垦殖场西部442.22灌木丛
澎 浪 矶泉山镇西部1202茅草
马当矶头马当镇西北部1350.5茅草
庙 基 头泉山镇双合村境内2051 
阎 王 闸马当镇杨柳村境内161.61茅草
镇 灵 庵马当镇西南部145.50.4茅草
鸡 公 咀天红镇宝山村境内2403.5灌木丛
池 坞 里天红镇东部1531 
包 家 坞 天红镇冯山村境内1601 
九    股天红镇南部245.51.5灌木丛
六    股天红镇东南部2601毛竹
马 鞍 颈天红镇南部3001 
燕 墩 岩天红镇西南部5830.5 
大 洞 培乐观乡中部2900.5灌木林
红 山 颈乐观乡西部248.21 
观 音 洞乐观乡中部3392灌木丛
风 车 斗杨梓镇东北部386.62.5灌木丛
油 麻 窝杨梓镇西北部一峰2506 
一峰344.4
株 树 檀海形乡东部715.75.5毛竹林、杂柴林
续上表
山  名座  落海拔高度面  积主 要 植 被
(米)(平方千米)
大 望 尖和团乡南部3607灌木丛
扁 担 尖和团乡南部277.43柴林
杨 梅 尖海形乡西部2932幼杉林
雷 公 尖瀼溪镇中部2986灌木林
双 包 尖瀼溪镇港下村境内418.57杂木和杂草
帽 子 尖浩山乡西北部38512幼林、灌木林
王 母 尖浩山乡东部2303灌木林
鹅 峰 尖黄花镇东北部1325毛竹、松林
双 峰 尖黄花镇西部2832造300亩杉木占多
法 官 尖黄花镇西北部124.71.5茅草、杂柴
老 龙 尖东升镇东部385.63.5灌木丛
雷 峰 尖东升镇东部576.37漆树、油桐、茶叶、毛竹
龙 王 尖东升镇东南部498.94灌木丛
铁 角 尖黄岭乡东北部3743灌木丛
蜜 蜂 尖黄岭乡南部2101.5 
香 炉 尖湖西乡东部2721灌木林
桃 花 尖太平乡东南部238.11.4灌木林
癞 痢 尖天红镇北部3416 
桐 子 尖天红镇西部2905杉木
犁 头 尖天红镇西部426.82 
纱 帽 尖天红镇东南部411.61 
老 庙 尖乐观乡西部4004灌木
老 屋 尖乐观乡西南部436.73灌木
癞 痢 尖乐观乡西南部3773灌木
莲 花 洞泉山镇西部 长15米、宽3米 
海 螺 形瀼溪镇西部107.40.5松林
磨 夹 冲浩山乡南部乔亭村境内287.83松杉林
大    包黄花镇南部4054.5杂柴
烈 马 形东升镇中部174.42幼杉林
大 包 面天红镇东北部3622灌木林
光 树 坞 天红镇东北部3251.5灌木林
大 山 包天红镇中部1912灌木林
对 门 包天红镇东部2102 
龙 石 山瀼溪镇北部406.25杂柴林
狮 子 山瀼溪镇西北部1140.6茅草
麻    山瀼溪镇麻山村境内1844杉木400亩
续上表
山  名座  落海拔高度面  积主 要 植 被
(米)(平方千米)
西 边 山瀼溪镇西南角196.83灌木林
岷    山浩山乡岷山村境内5713灌木丛
五 龙 山浩山乡西部乔亭村境内47511茅草
邓 家 山黄花镇东南部43010杂柴林
桃 红 山县境中部536.625灌木丛、杂草
大 神 山东升镇南部211.72灌木丛


河流  县境内成单独水系的河流计有40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瀼溪河、新桥河、七里洪、杨梓河4条,流域面积共617.8平方千米;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潭桥河、石涧河、乐观河等7条,流域面积有801.6平方千米;在2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殷山河、丰岭河、余堰河、马桥河、黄板河等12条,流域面积计有962.9平方千米。

长江  长江流经县境北部地段,全长48千米,上接湖口县界,经红光、定山、芙蓉、龙城镇、泉山、马当、棉船等乡镇,下连安徽东至县。流域面积245.4平方千米,占全县水面15.2%。

东河  位于县境东北部,发源于海形乡小浩岭,流经浩山乡的岷山、梅岭、柳墅等村,注入瀼溪水库,全长20千米,河平均宽30米,深2~4米。

南河  位于浩山乡南部,季节性淡水河,发源于岚陵,流经岚陵、新岭、柳墅三个村,与东河汇合注入瀼溪水库,长10千米。

东升河  位于县境东部,由南向北穿过东升镇中部,发源于上十岭芦峰山,上游为上十岭河至苦栗树和桃红河汇合北流经黄花乡境内,注入太泊湖。全长11千米。1974~1975年为根治水患,曾改道整修。

杨梓河  位于杨梓镇境内,发源于西峰山,自北向南纵贯杨梓全境,流入波阳县境,全长20千米。

庙前河  位于天红镇南部,发源于武山、流经乱石湾、青山、坳山、产子岭等处,全长37千米,下接七里洪经太平河流入方湖。

湖西河  位于湖西乡境内,发源于岷山,全长20千米,注入方湖。

马桥河  发源于龙王尖,流经观音岩、老窝岭、鸣山等处,全长22千米,流域面积50.9平方千米,自西向东,经黄岭乡注入方湖。

太泊湖  在县境东北部,为县境第一大湖,跨赣皖两省,与长江相通,水域南起花亭堤,北至蛤蟆墩大堤,全长12千米。养殖面积约3.3万亩,水深1~3米,最深处5米,为县水产养殖基地。

方湖  在县境西部,源于武山及其支脉,为县境第二大湖,它是上方湖、刘芝湖、下方湖的总称,上方湖由太平河、永乐河、方家河、潘家河、响水河、石涧河、横山河、黄渡河、双港河、大路河等汇合而成。下方湖由罗磨河、杨家塘、观音沟、余家堰等汇聚而成。全长27千米,水深1~3米,最深处5~6米,原有水面75750亩,围垦44153亩,实际养殖水面21413亩,为重要渔区。

天井湖  在太泊湖东面,和团乡境内,水面积497亩,常流淡水湖,一般深1.5米,最深处2.5米,以养成鱼为主。

菱角湖  太泊湖东面属太泊湖支流,水面积258亩水深1米,最深处2.5米,以养成鱼为主,属太泊湖水产场管辖。

江家套  方湖支流,位于黄岭乡西部,全长2千米,宽0.4千米,最深处13米,一般为4~5米,为乡养殖基地。

观音沟  方湖支流,位于芙蓉墩镇境内南部,长3千米,宽0.5千米,县水产场养鱼基地。

发表于 2014-8-2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这是谁统计的数据,太油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楼上的妹子是90后吗?
这里还有90后的妹子,好难的{:17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夏天的尾巴 发表于 2014-8-21 09:50
楼上的妹子是90后吗?
这里还有90后的妹子,好难的

我也90后好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