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91|回复: 3

百年自行车亦“骑”亦“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6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玩车一族“秀车技”。

自行车发明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越大的轮子行驶的速度越快。



斯塔利制作的安全自行车。

清末,北京街头穿长袍骑自行车的人。

出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自行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它的萌芽出现在18世纪末,可以说是机械时代的一种产物。

随着汽车等动力交通工具的流行,自行车似乎已经失去了它的黄金时代。然而,在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新观念流行的今天,自行车也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上个月,本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启动试运营,计划在2015年达到5万辆规模并形成网络。

没有驱动没有转向的“玩具马”

1790年,有个法国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别爱动脑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因为前一天下过雨,路上积了许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辆四轮马车从身后滚滚而来,那条街比较狭窄,马车又很宽,西夫拉克躲来躲去幸而没有被车撞到,但还是被溅了一身泥巴和雨水。别人看见了,替他抱不平,想喊那辆马车停下,讲理交涉。西夫拉克却说:“别喊了,别喊了,让他们去吧。”马车走远了,他还呆呆地站在路边。他在想:路这么窄,行人又那么多,为什么不可以把马车的构造改一改呢?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

他这样一想,回家就动手进行设计。经过反复试验,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于1791年造出来了。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即使这样,当西夫拉克骑着这辆自行车到公园兜风时,在场的人也都颇为惊异和赞叹。

这辆小车有前后两个木质的车轮,中间连着横梁,上面安了一条板凳,像一个玩具。所以这辆“自行车”被命名为玩具马。

这种设计,开拓了一种新的出行方式,百年的自行车设计史自此拉开了序幕。

车把:奠定了自行车的拐弯方式

到了1818年,一个叫德莱斯的德国看林人,也是偶尔的一个想法,制作了一辆木轮车,样子跟西夫拉克的差不多,不过,他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可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时依然要用两只脚蹬地,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当时的德莱斯骑着他的“小马崽”上路试验时,遭到不少人的嘲笑。新东西的出现总会被这样或那样的传统势力所嘲笑,但人类的发明者永远不会因这些嘲笑而停止。

德莱斯在法国人西夫拉克的基础上,提出了“车把”这一概念。这一改良设计,使自行车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自此也大体奠定了自行车的拐弯方式,并延续了近二百年的时间。

脚蹬:让双脚离开地面

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在德莱斯发明的“小马崽”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前轮大,后轮小。当骑车人踩动脚蹬,车子就会自行运动起来,向前跑去。这样一来,人的双脚真正离开了地面,由双脚的交替踩动变为轮子的滚动。1842年,麦克米伦骑上这种车,一天跑了20千米。

从这里开始,“脚蹬”的概念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一改良设计完全背离了之前的概念,而是把自行车的设计带入了新的高度,自此,人类的双脚在行进中第一次真正离开了地面。一种全新的行进方式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链条:让驱动更省力

1869年,英国的雷诺看了法国的自行车之后,觉得车子太笨重了,开始琢磨如何把自行车做得轻巧一些。他采用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轮;同时,利用细钢棒来制成车架,车子的前轮较大,后轮较小。从而使自行车自身的重量减轻一些。

虽然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出行方式,甚至人们的双脚已经真正的离开了地面,但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动力。怎么设计一种驱动方式,让人们既省力又可以获得很好的动力呢?于是自行车链条的驱动方式就应运而生了。

1874年,英国人罗松别出心裁地在自行车上装上了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人类终于在省力与动力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链条自行车的设计也许并不十分的美观,但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无法忽视的,而且这种驱动的方式一直延续了百年。

充气轮胎:划时代的创举

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将自家花园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并打足气装在自行车上,这是充气轮胎的开端。由于他看到儿子自行车的实心橡胶轮在石头路上颠簸很厉害,于是用一根通过活门充气的管子,外面涂上橡胶作保护层,做了一个气胎。

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它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增大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

从此,橡胶轮胎作为一个产业出现在了世界上,深刻影响到了摩托车、汽车的发展。

安全自行车:真正成熟的自行车

同样是1888年,英国的机械工程师斯塔利,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装上前叉和车闸,前后轮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车轮。他制作的自行车被称为“安全自行车”。

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和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道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他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已经基本一致了。

自行车在中国

中国被认为是自行车王国。不过,自行车却是一个半世纪前传入中国的舶来物。

自行车传入中国伊始,它是摩登、时尚的器物,在国人心中它代表着西方文明,代表着先进和富有。

上海首现自行车

据报道,上海的自行车是由侨居的外国人带去的。风气开化的上海人对外国的新器物很感兴趣,因此,19世纪60年代后自行车便不断传入,成为上海街头新奇一景。但当时自行车尚难以像其他交通工具,例如马车、人力车那样流行起来。当时上海的自行车不多,仅有几辆,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坐在车上,用两脚点地而行;另一种靠蹬踏而行,“转动如飞”。

据记载,自行车虽然很早就传入中国,但长时间不能流行。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自行车本身性能不佳,骑车人不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就无法掌握骑行技能,骑行中也容易摔倒。其次,作为交通工具的车辆未与道路相配套。中国的道路坑坑洼洼,自行车轮子比马车小得多,难以适应;在宽畅平坦的马路普及之前,自行车在中国(即使是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难以流行。

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随着通商口岸的增辟,道路状况的改善以及自行车自身的改进,自行车在中国流行起来。自行车最集中的城市是上海,当时有几百辆。

苏州曾颁限行令

除上海外,其他城市也于19世纪末出现了自行车。有记载称,1897年北京的一名法国医生去宣武医院时,“坐脚踏车展轮而行”。同年9月,烟台一名西方人骑自行车穿城而过,引得“睹者咸为称赞不置”。

除京师和通商口岸外,一些风气闭塞的内地城市也引进了自行车。自行车由于灵活便捷大受欢迎,但道路条件则限制了它的发展。如苏州城里因骑车人日益增多,而道路狭窄经常造成交通事故。1899年,苏州官府宣布禁止普通百姓在城内骑自行车。被允许骑车者只有三种人:“西人、教士、教民”,其余“一概不准乘坐”。

由于种种限制,到1904年春,成都市内仅有7辆自行车,其中3辆车的车主为外国人,1辆为邮政局送信用,其余3辆的使用者为普通中国人。自行车在上海及其他城市的兴起,除了车辆自身的改进、城市道路的改善等原因外,还与3名英国人骑车环游地球有关。他们骑车途经中国长江流域大都市,激起了中国人对自行车的莫大兴趣。

19世纪末,销售自行车已成为一些外国洋行和中国商店的重要业务。20世纪初,自行车专卖店出现在许多大城市,以及重要的通商口岸城市。1903年,天津出现一批法国制造的女式自行车,每部售价约合84块银元。

清末车价相当于中档汽车

清末自行车价格昂贵,无论南方的上海还是北方的天津,车价始终在80块银元上下浮动,相当于今天一辆中档汽车的价格。1907年,天津日商开设的加藤洋行为了推销自行车,推出了分期付款方式,每辆车价格80块银元。其广告称:“以三个月内为限,头一月付洋30元,第二月30元,第三月20元。若付现洋,每辆75元。”

自行车售价昂贵,但是想骑车的老百姓很多,所以在民国时期还出现了许多专门租赁自行车的车行。在上海,平均每条马路都有一两家这样的车行。

自行车刚刚传入时,人们因它借助于双脚蹬踏驱动行驶,形象地称之为“脚踏车”,偶尔也使用过“自行车”一词,例如1896年出版的《时务报》在报道3名英国人骑自行车环游地球时,使用的就是“自行车”一词。但当时“自行车”一词远远不及“脚踏车”普及。

自行车在中国发展很快。1928年,南京市有自行车590辆,1936年增至8944辆。上海发展更快,1925年上海公共租界有自行车9800辆,8年后增至2.95万辆;1948年,上海全市已拥有自行车23万辆。

民国后渐入寻常百姓家

1911年,上海市邮政局从英国购买100辆自行车,开始用自行车投递邮件。这是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第一次投入了公用,自行车自此有了私用和公用之分,也标志着自行车的普及程度进入更加大众化的层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自行车已成为上海中产阶层所拥有的经济便利的交通工具。邮政局、电报局、电话公司、公用局、警察局等众多机关,为提高办事效率,纷纷为职员配备自行车。私用自行车消费者逐渐扩展到各洋行里的职员和洋学堂里的学生,当时的“贵族女校”墨梯女校中,自行车已成为流行的代步工具。上海街头上的自行车渐行渐多起来。

当时《新闻报》、《申报》等各大报纸遍布自行车的广告,售卖广告语中也由“商绅乐步”的玩物转变为“大众乐见之代步工具”。洋学堂里上学的学生、洋行里上班的职员,当然也有送外卖的伙计、投递信件的邮差,总之,自行车已经在上海百姓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了。

上世纪后期走进“黄金时代”

民国之后,中国还没有真正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工业,绝大部分的所谓车行,只能制造和销售自行车的零配件。1930年前后,华商聘请了日本技师,才组装出“红马”和“白马”牌的两种最早的国产自行车,但不少部件仍靠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有了自己生产的“永久”、“飞鸽”。

上世纪50年代,自行车还是较为稀少的宠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被列为三大件,成为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象征。人们谈论“飞鸽”、“永久”,不啻于今天人们谈论“捷达”、“富康”,谁家的自行车丢失了,公安局、派出所会立刻侦破。在轿车为高官专属的年代,自行车是百姓的自豪。

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千篇一律的老样式被五光十色的新式自行车代替。山地车、变速车、高档赛车等遍地开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动自行车开始被研制出来并逐渐大行其道。

1983年,上海自行车二厂试制成功永久牌DX-130电动自行车,这是我国有记录并形成产业化的第一款电动自行车。它采用150W柱式电机、24V轿车用普通铅酸蓄电池,此车1984年投入生产,至1991年共生产了4.5万辆,其中出口805辆。

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出采用轮毂电机的电动自行车;1999年,上海的千鹤、苏州的小羚羊、南京的大陆鸽在电动自行车的研发上陆续获得突破。从此,电动自行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代步外还成了时尚休闲方式

如今,自行车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代步功能,在消费者追求健康、休闲、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同时,自行车有了重新的定位。

美国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邮递员在世界各行业中寿命最长,据说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经常骑自行车。自行车没有废气、没有噪声和震动。根据世界体育科学研究的结果,在跑步、慢走、体操、游泳等近百项体育项目中,骑自行车的健身功能名列第二,对心脏、肌肉、大脑等各部位都有特殊的锻炼效果。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行车作为健身和休闲工具,各种各样的自行车俱乐部应运而生。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更需要放飞心情,远离城市喧嚣走向田野。而自行车就是实现这种要求的很好工具。
发表于 2013-4-26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自行车的发展史,谢鱼头~涨姿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好家伙如数家珍……了不得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177:}{:177:}{:17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