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5A级景区
皖南黟县青山秀水之间,美景无数,处处可入画,无处不能吟诗。最具特色:当属于具有徽文化特色的徽派建筑!徽文化怀孕育了徽商!徽商又助进了徽文化!
千百年来,黟县由于交通闭塞,群山阻隔,“古建筑”:因此躲过了战乱的侵扰,得以保存,黟县现有雕梁画栋的古民居3594座,集中在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关麓、碧山等地,被誉为“东方古老建筑艺术的宝库”。近些年,原生态的黟县、人文环境吸引了人们。似出水的芙蓉,乡间的美女!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悬挂在如黛的天空!
安徽省有四个世界文化遗产,天下奇山—黄山,南岳天柱山,佛山九华山。!皖南古村落,宏村,西递,南屏!
十一:桃花源里人家——西递
沿公路前行,看窗外公路沿着河流而上,傍湾扭转,眼前一山挡住去路,却如同芝麻开门”,让人眼前一亮,峰回路转。导游指着介绍:为了,开山造路,1956年炸毁这个山洞:桃花洞。从此才有公路通往黟县,这就是诗人,李白讲的,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陶渊明的后裔避乱于此。见这里山川奇胜。极像祖先笔下的桃花源,定居于此。过去便是从洞里步入桃花源的。今天我们便是乘车而来。
很快。转过弯道之后我们逐步进入桃花源地带!
得天地之灵气,借人文之景观,当年富甲江南之西递!地处黟县城东八公里处,因其位于徽州之西,“曾设快马传递公文“,故名“西递,”从风水来讲,古村前后二水相绕,水向西流,世所未有,整个村落呈船形,古民居就象一间间船舱,村外连绵起伏山峦,宛如大海中波涛,远远俯瞰,西递,恰似大海中一巨轮停在宁静的港湾。
西递胡氏原姓李
西递是“胡氏”聚居之地始建于北宋,始祖原为李氏。本是唐朝天子昭宗之子。唐太宗李世民十四孙,公元904年,唐朝昭宗为军阀朱温所杀害。刚刚出世的皇太子,由奶娘潜逃出宫。被宦游长安的徽州人胡三收养,遂改姓胡氏。其后五世,子孙由婺源迁到西递,从此胡氏宗族开始兴旺发达!纵观村史全村有县令以上的官115人!
剌史牌坊的魅力
西递有一显赫的名人胡文光(1512——1597)进士出身,为官32年,在胶州积极发展海运。政绩卓著,后调至荆州府任首相,当时荆王府管辖了湖南,湖北等地,到以又称胡文光:荆州首相
因其政绩显著,明神宗皇帝特封许其建牌坊一座。此牌坊位于村口,用黟县青石建造,牌坊东西两面横额上书,“荆州首相:,“胶州剌史”
牌坊世所罕见,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曾说“这是我一生中,看见的最好的牌坊“!
西递追慕堂,
步入大路街追慕堂,但见门楼翘角,门外各置巨形石狮一对,分外威严,两古旗杆墩各一个,显示着当年的威严和庄重
祠堂共三进,前为门楼,中为大厅,后为享堂,步入厅内,宽敞明亮。围绕天井是十八个四层斗拱挑起,异常壮观,前行便是享堂,为一台式三间建筑。上有唐太宗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像。
享堂香烟缭绕,神秘中透出几份威严,从祠堂的建筑和装饰来看,含有胡氏标榜自家身份高贵之处。意谓:皇室之后。如果说:追慕堂是标榜身世的,那么族人祭祖的祠堂便是,敬爱堂!
族人祭祖的宗祠——敬爱堂
敬爱堂位于西递村中心,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飞檐翘角有凌空飞去之势。门前黝黑的木栏,使人敬畏。步入中门,视野开阔,大厅建筑布满了三雕,砖雕,木雕,石雕,它表现了族人向上的精神和追求美好的愿望。
上庭横扁高悬“敬爱堂”三字。寓意族人,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梁间悬有,“天恩重沐”“四世承恩”的横幅。它向人们显示,祖上当年荣华显赫,上庭供奉胡氏列祖列宗。敬爱堂是族人,祭祖的场所,又是评论是非之地。
西递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氛,在这迷宫般的街巷间逡游,看的就是风水,看的就是文化,看的就是徽州民风,看的就是:徽州的历史
西递宅院里的楹联很多,如
“孝悌传家根本,读书经世文章”;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快乐每从幸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它清晰地反映了当时人生观念和处世哲学,有着非常积极的上进意义。
西递胡氏的崛起
您到西递来,导游肯定会向您介绍:乾隆年间西递村首富胡学梓、拥有“三十六典、七条半街”、,江南六大富豪之一的徽商:胡学梓,字贯三,村人习惯称之胡贯三。二百多年来,有关胡贯三的故事挺多,特别是他与歙县雄村,号称“宰相两朝有,代君三月无”、历事三朝的曹振镛结成儿女亲家一事,广为流传。由于有这门亲事,继而又衍生出的“胡贯三修建‘走马楼’接亲家”、“新科状元胡元熙”、“胡贯三购买休宁山场修府治河西大桥”等故事。让人津津乐道。在黟县,胡、曹交好的故事是这样流传的:“胡贯三经商小有起色之时,了解到歙县雄村曹文植乃饱学之士,便通过关系结交曹文植,其实曹文植因家道中落,困守穷庐,胡贯三与其结交,资助其白银千两进京赴试,曹文植平步青云,官至户部尚书。……曹文植对胡贯三的善举感恩戴德,为官期间,数次来到西递,……曹文植临终前嘱咐儿子曹振镛,善待胡贯三及其后人,曹文植去世后,胡贯三在官场的一些朋友便出面找到曹振镛求亲,请曹振镛把女儿嫁给胡贯三的小儿子胡尚经(胡元熙)……。”曹振镛开始拿不定注意,后听说胡贯三为修徽州府歙县河西大桥,关掉了12个钱庄和当铺,“大为震动,当即捎信给胡贯三,同意两家联姻,胡贯三得吕不韦奇货可居之秘诀!政治投资终于得到厚报。自从攀上了宰相亲家后,声名大振,生意也越做越发,……”一人便有三六家典当,20余家钱庄,资产折白银达五百多万两。
徽商经营的奥妙
徽州因徽商而名,而徽商是明清两代最有名的的徽邦,经营当时紧俏的物质盐,这种专利物质,有如现今之烟草,获利无穷。
徽商从大山中走出,闯荡江湖,足迹遍天下,走到那里,那里商业和经济便繁荣。以至形成了无徽不成镇的美誉
西递商人正如胡贯三一样,通过联姻结交官宦,同时他们商而好儒,从小便读书,崇儒重教,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在事业成功同时,再积极的发展教育,家教更为兴旺,众多高质量的蒙馆学堂,造成了一批批人材。在经济腾飞的同时,徽商子弟又步入仕途,得到政界帮助,更是如虎添翼。
徽派建筑之特点;第一是要防火
建筑的实用情,江南雨多,洁白的粉墙,便配上黛青的鸳瓦,飞挑的檐角,高昂的兽形斗拱,增加美感韵味!而防火山墙,后来演化一种装饰,形成“五岳朝天”式。错落有致的五叠式马头墙,体出了皖南古居的独特韵味。
第二采光通风和体现韵美
再从风水来讲,形成了“四水归堂”的格局,老房子多以天井为中心,四面高墙围护,而中间之天井,可采光,通风,防盗,更寓有“肥水不外流”之意。建筑精美实用,极富人文思想。砖雕,木雕,石雕,绚丽多彩绘,体现了艺术精华,浓厚的儒家思想无所不在,建筑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祠堂书院,体现了尊儒重教。官宦、徽商与农家相接,交融一起。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局面!
西递古宅之风貌
西递人做官经商,事业成功,有了金钱,便办学堂,建祠堂,筑路修亭建华居。于是能工巧匠云集西递,年复一年的建造,数百栋房子拨起而起!走进西递,砖瓦楼舍,层层叠叠,马头山墙,坐落有致,一股古风悠韵扑面而来。走进宽敞明亮的客厅,文化气氛格外浓郁。正中挂山水画。下而宽大的条案。除有古老的座钟,帽筒外还有瓷瓶古镜,以寓生活,“平平静静“客厅里八仙桌,太师椅,质地名贵,最让人惊叹不已的还是那些木雕对联,朴素无华。读后令人深思,催人上时,其联云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深
教子教孙须教久,栽桑栽树胜栽花
流水不将山色去,好风时送书声来
清山不改千年画。绿水常流万古诗
几百年人间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便是读书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治家格言道出了徽商对金钱的认识:及以义取利的理念,规劝后人,以平静的心为人民谋利益。
“得一日闲便是福,作千年计岂非愚”
告诫后人要善于享受生活,享受幸福!
“惜衣惜食非为惜财惜缘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一定的经济孕育一定的文化。徽文化随着徽州经济繁荣而发展。徽文化是一种地方文化。它与久负盛名的敦煌文化。西藏文化。并列为中国三大地方言文化。说到这里,令人不禁再次发出。“一生痴梦处,无不梦徽州“赞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