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6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三:锁江楼——九江的象征
驱车来到位于长江之滨,九江市东北隅;此处原名回龙矶;江岸突起突出江面30余米,流水至此漩转激湍,过往船只常在此处遭难。明万历十三年,九江郡守吴秀筹集民间款项,修锁江楼和宝塔于石矶上,并铸铁牛四条护卫,锁江楼宝塔顾名思义,是为锁住不驯服的江水。锁江楼回龙塔,便成为航运的一种航标!锁江楼耸立长江之滨。如联所云:“
百荻波光当岸绕,黄梅山色过江来。”
锁江楼:为浔阳十景之一;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九江,锁江楼毁于战火。1938年日本人攻占九江,炮轰宝塔,塔身连中三发而不倒,塔身有三个1米见方的洞,日本兵悻悻而去!
从此塔身倾斜,但仍然屹立在回龙矶上。锁江楼塔高约37米,六面七层,临江而建,石凿的斗拱,砖砌的牙檐。六角尖顶,显得古朴、简明、壮观。循塔内石级盘旋而上顶层,举目远眺,九江秀色尽入眼底:
古诗云:
“浔阳江上浪悠悠,临江兀立锁江楼。七层宝塔擎天柱,九派雄风尽揽收。
四:浔阳楼——与宋江
车沿九华门出,很快便驶到浔阳江边的浔阳楼。楼以人名。虽然白居易、韦应物、苏东坡等等,都曾登楼题咏,而广为人知的:还是宋江大闹浔阳楼。引起梁山好汉闹江洲的故事。墙上的壁画:再现了当年的风云。浔阳楼上有一付名联,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
《水浒传》:对浔阳楼写道:“宋江看见那一派江景非常,观之不足。一座酒楼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宋江来到楼前看时,只见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写道: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上楼凭阑举目看时,端的好座酒楼。宋江”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又去那白粉壁上挥毫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题写的的反诗。千年之后,留给浔阳楼是无数的财富。宋江“反诗”,格外吸引人们。据悉,这座“浔阳楼”,每年门票收入几百万元。来此寻幽访胜、慕名怀古的游客,络绎不绝。登楼顶,可品茶观景,饱览大江东去浩浩荡荡,眺望长江大桥,如卧波彩虹,大京九横贯南北,好一派勃勃生机!这岂不是“胜地因一人而名世,山水为一书而增色”?
四:烟水亭—九江的商标
烟水亭(省文物保护单位)也名百花亭,曾是历代名人题咏酬唱之处,现成为九江的城市象征;
在九江市闹市区甘棠湖中,有个小岛似园亭建筑。为周瑜点将之处。当时,甘棠湖与长江、鄱阳湖相通,水域宽阔,此处为东吴的一水上要塞,那时,湖上战舰云集,雄师队列。周瑜在此挥师点将,联合刘备,大败曹兵于赤壁,以少胜多,成为千古之美谈。烟水亭内有“周瑜战迹陈列馆”,馆中介绍了周瑜的生平,正中一座3米多高的周瑜塑像,携书挎剑,再现了儒将的飒爽英姿。
后来:白居易此处赏景, 有“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取名“浸月亭“。到了北宋,周敦颐来游,见亭毁,立意恢复,其子周寿代建,以“山头水色薄茏烟”的诗情,取名烟水亭。现在建筑为晚清时遗迹,虽然仍用亭名,其台榭为主体的建筑群:、五贤阁(,阁内纪念的是田园诗人陶渊明、江州剌史李渤、江州司马白居易、理学大师周敦颐、王阳明)
眼前的周瑜点将台,有曲桥相通。为九江市区的主要名胜!
置身亭上,近掬甘棠碧水,远望庐山翠色,烟雾轻罩,近观湖水清波茫映,,真是“四面湖山亭在水,半堤杨柳寺藏烟”。
据载,黄庭坚一日与友人游烟水亭,亭里有位客人在吸水烟,友人见之吟出上联:“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黄庭坚才思敏捷,文心绣口,即以古浪井相对道:“风浪井,搏浪风,浪自风生。”一时传为成了烟水亭中的文苑佳话。
五;能仁寺—全国重点寺院
在九江市庾亮南路,有一座古老的寺院,深红色的山门围墙上,书写着“南无阿弥陀佛唵啮”八个大字。
能仁寺至今一千五百年了。花开花落春去冬来。能仁寺见证了古城的兴衰。能仁寺:誉为九江三大丛林之首”,是江西省四大名刹之一。清人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十三妹大闹能仁寺”的故事取材于此。能仁寺的大雄宝塔成为九江的名片。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了。能仁寺楹联:
古刹有真如,是庄严七层宝塔;
老僧天障碍,大供养一个庐山。”
此联情景交融,寓佛理于景观,韵味无穷。
九江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俯仰皆是,朋友们不妨去,看看;苏东坡笔下的石钟山。李白笔下的马当矶。陶渊明赞美的小孤山。鄱阳湖神秘的——老爷庙。自九江顺江而下,石钟山巧夺天工,小孤山中流砥柱,马当矶雄伟挺拔,龙宫洞天下无双。再走进星子去年 感受周瑜的英雄气慨。步入永修您会惊叹西海的美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