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彭泽县造林大户、造林绿化领头人吴奇明是一个敢于让荒坡披上绿装、带领众人致富的人,自1999年至今19年来,吴奇明矢志绿化荒山,多方筹措资金致力于植树造林,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已连续投入了数百万元用于造林,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1.1万亩,其中栽植杉树、枫香、泡桐等人工商品林3000余亩近80万株、封山育林3000亩、带领群众合作造林5000余亩,林木成林后产值将可达1.1亿元。在他的示范引领下,他所在的乡村及周边林区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绿化荒山的生态建设热潮,昔日的荒山建设成为今日的绿水青山。
2011年,吴奇明被评为“九江市造林先进个人”,其造林绿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江西日报、九江日报、浔阳晚报和市、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2016年被评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
放下教鞭 致力荒山披“绿装”
作为家乡学历最高的人,1983年吴奇明被聘请担任了一名小学代课老师。而吴奇明的家乡浩山乡为江西省林业大乡,林地众多,但是远看一遍绿,近看没有树。面对靠山吃山的林农守着金碗却艰难度日,山里的孩子也是早早的回家务农,极大地触动了这位已在教师岗位工作了十几年的吴奇明的心灵。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心里斗争,在1999年时年34岁的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具有稳定收入、工作相对轻松的教师职业,决定通过自已的实际行动,来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和经济面貌,带领群众走上植树造林的致富之路。当年,他依靠亲朋好友东拼西凑筹集来的20万元,在周围人一片异样的眼光中,毅然承包了2000亩荒山开始造林。
由于吴奇明所承包的荒山地处偏远、鲜有人烟,海拔高度达到了800多米,山上没人、没电也没有通路,所有栽种的苗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食物和饮用水,全靠吴奇明夫妇带领工人,用最原始的方法——人扛肩挑上山。承包之后,吴奇明每天天蒙蒙亮,夫妻两人便带领工人们一起出现在山上,刚一身汗,又一身雨,后一身泥,一干就是几个月。白天吴奇明和工人开荒造林,晚上便住在简易的工棚里,一锄一锄挖下去,一山一山垦过来,人累瘦了,脸晒黑了,手裂出血来,他没有半点怨言,因为他坚信,荒山能变成黄金,变成银行,改变的将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生活,而更多的是家乡的青山绿水和生态。
在荒山绿化过程中吴奇明经历了许多坎坷,这其中也包括家人的反对,但在困难面前,他没有低头,而是积极想尽千方百计解决,特别是在建设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他咬紧牙关,节俭度日,严格开支,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经过19年奋斗与努力,如今,他所承包经营的山林形成了针叶纯林、针阔混交、阔叶混交多种林分结构,林相整齐,林木生长环境良好,长势旺盛,昔日的荒山变成了今日的“聚宝盆”。
心怀乡邻 致谢社会做“公德”
“自己富不算富,带领大家一起富,才是经济和精神的真正富”。这是他当初放下教鞭垦荒植绿的初衷,也是他最终的目标理想。
经过几年的奋斗,小有成就的他,有了一定的造林经营与管理经验后,凭借着从教和植树成功所树立的威信,走入村组和群众家中,宣传林业政策,指导科技造林。从山场的整地到株行距离的设定,从树种的合理配置到树苗的选购,再从栽植抚育到后续经营管理,他都手把手的教给群众,让“望天收”的农民第一次接触到科学植树的道理,也让他们有了依靠的感觉,铁定了心的要在自家的金碗里淘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改变自身和家乡面貌。在他的大力推动和示范引领下,2000年以来,全乡每年植树造林面积均在3000亩以上,累计荒山复绿、更新造林面积5万亩,现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3.4%,被人们誉为“赣北小井冈”,成为新的旅游地。
吴奇明在自己创业的过程中,还始终不忘回馈社会。 随着他自身林业事业的发展,同时他也清楚的看到由于家乡交通的落后,给当地群众的土特产销售造成了阻隔,为了打通致富道路的最后“一公里”,吴奇明积极协助当地政府,筹资1000余万元,为了节省经费,自己组织施工人员,高标准的建设了一条全长12.4公里,涉及7个行政村的高等级水泥公路。通车时,当地村民欢呼雀跃,庆祝通车,氛围尤如过年一般热闹喜庆。他还出资50余万元,为小山村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170余户近6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为梅岭村升级改造基层卫生所,给当地周边群众看病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他还是当地的山林纠纷义务调解员,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做好林区社会稳定工作。
绘就蓝图 致诚林业当“头羊”
苗已栽下,树也成林,如何科学经营,带领大家做强做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个蓝图已在他心中绘就。2012年,他以自己承包的6000亩山林为基础,成立了彭泽县航山民营林场,又将合作造林的群众和林场周边的林农个体进行捆绑,抱团发展,成立了彭泽县航山林业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达130户,涉及林农446人,合作经营面积5000余亩。成立合作社之前,社员的木竹销售基本上依靠来人上门采购,价格任人压制,现如今由合作社有计划性采伐,统一挂牌竞价,自已掌握了主动权,极大地维护了社员利益,也提高了农民从事林业开发的积极性。将简单的植树造林、发家致富走向了规模化经营、科学化发展之路。他按照林场的生产经营现状,聘请了专业人员对林场和林业合作组织的山场,按不同林种、不同种植轮伐期限和商品、公益林种性质的不同进行了合理的规划,订立了发展方案,从而实现培育与采伐交替,林上与林下相融,采集与旅游相通的商品性经营和公益性开发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现如今,他的民营林场和林业专业合作社每年仅仅从事林下竹笋、茶叶采集加工和林下药材种植、森林旅游、农家乐的收入人均达到3000元。
吴奇明勇于开拓、乐于奉献、待人热情、公益心强的精神,在生态保护、植树造林和引领致富增收的历史征程上,以“多种树、护好林、同发展”为宗旨赢得了民心、赢得好评,为绿化美化家园做出了应有贡献。
来源:国土绿化杂志 |